<xmp id="ysmig">
  • 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环保小科普——一文看懂黑臭水体治理

    近几年,黑臭水体治理已成为环保关注、研究的重点领域,黑臭水体不仅在感官上给人们带来极强的不愉悦感,而且部分污染因子会最终通过食物链循环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当下,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怎么分辨黑臭水体?常用的治理技术和手段又有哪些呢?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指出:黑臭水体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城市水体黑臭问题主要由水体中藻类和细菌的新陈代谢以及人类向水体中过度排放污染物引起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日益膨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日渐不足,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大量污染物入河,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氮(N)、磷(P)等污染物浓度超标,河流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
          接下来,小文带你从分级标准、污染源的调查方法以及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三个方面来了解黑臭水体。

    一、分级标准

     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分级标准见上表。《指南》规定:60%的百姓认为是黑臭水体就应列入整治名单,至少90%的百姓满意才能认定达到整治目标。

     

    二、污染源调查方法

    点源调查

    点源是指以点源形式进入城市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包括排放口直排污废水、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水、非常规水源补水等。调查内容包括污染物来源、排放口位置、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及排放量,以及上述指标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

    面源调查

    面源是指以非点源(分散源)形式进入城市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包括各类降水所携带的污染负荷、城乡结合部地区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等,通常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变化特征。调查内容包括城市降雨、冰雪融水的污染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城市下垫面特征,畜禽养殖类型及其污染治理情况等。

    内源调查

    内源主要是指城市水体底泥中所含有的污染物以及水体中各种漂浮物、悬浮物、岸边垃圾、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或水华藻类等所形成的腐败物。调查内容包括水体底泥厚度、颜色、嗅味及主要污染物特征;岸边垃圾、水生植物及其腐败情况等。

    其他污染源

    其他污染源主要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超标、工业企业事故性排放、秋季落叶等,通常属于季节性或临时性污染源。秋季落叶问题在北方地区较为明显,落叶进入水体后将逐渐腐烂并沉入水底,可能形成黑臭底泥。

     

    三、黑臭水体的整治技术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为基础前提,目前主要采用的有化学法、物理法及生物—生态法。城市河道的黑臭治理要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黑臭水体治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控源截污是根本,而在治理过程中,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1.控源截污技术

    截污纳管

    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整治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从源头控制污水向城市水体排放,主要用于城市水体沿岸污水排放口、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水排放口、合流制污水系统沿岸排放口等永久性工程治理。通过沿河沿湖铺设污水截流管线,并合理设置提升(输运)泵房,将污水截流并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对老旧城区的雨污合流制管网,应沿河岸或湖岸布置溢流控制装置。

    面源控制

    主要用于城市初期雨水、冰雪融水、畜禽养殖污水、地表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可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采用各种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初期雨水控制与净化技术、地表固体废弃物收集技术、土壤与绿化肥分流失控制技术,以及生态护岸与隔离(阻断)技术;畜禽养殖面源控制主要可采用粪尿分类、雨污分离、固体粪便堆肥处理利用、污水就地处理后农地回用等技术。

     

    2.源治理技术

    垃圾清理

    主要用于城市水体沿岸垃圾临时堆放点清理。

    生物残体及漂浮物清理

    主要用于城市水体水生植物和岸带植物的季节性收割、季节性落叶及水面漂浮物的清理。

    清淤疏浚

    一般而言适用于所有黑臭水体,尤其是重度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的清理,快速降低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负荷,避免其他治理措施实施后,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包括机械清淤和水力清淤等方式,工程中需考虑城市水体原有黑臭水的存储和净化措施。

     

    3.其他治理措施

    活水循环

    通过设置提升泵站、水系合理连通、利用风力或太阳能等方式,实现水体流动;非雨季时可利用水体周边的雨水泵站或雨水管道作为回水系统。适用于城市缓流河道水体或坑塘区域的污染治理与水质保持,可有效提高水体的流动性。使用时应关注循环水出水口设置,以降低循环出水对河床或湖底的冲刷。

    清水补给

    利用城市再生水、城市雨洪水、清洁地表水等作为城市水体的补充水源,增加水体流动性和环境容量。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强化城市降雨径流的滞蓄和净化。适用于城市缺水水体的水量补充,或滞流、缓流水体的水动力改善,可有效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同时,清洁地表水的开发和利用需关注水量的动态平衡,避免影响或破坏周边水体功能;再生水补水应采取适宜的深度净化措施,以满足补水水质要求。

    就地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化处理方法,选用占地面积小,简便易行,运行成本较低的装置,达到快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目的。适用于短期内无法实现截污纳管的污水排放口,以及无替换或补充水源的黑臭水体,通过选用适宜的污废水处理装置,对污废水和黑臭水体进行就地分散处理,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也可用于突发性水体黑臭事件的应急处理。

    旁路治理

    在水体周边区域设置适宜的处理设施,从污染最严重的区段抽取河水,经处理设施净化后,排放至另一端,实现水体的净化和循环流动。主要适用于无法实现全面截污的重度黑臭水体,或无外源补水的封闭水体的水质净化,也可用于突发性水体黑臭事件的应急处理。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028-87369872
    购彩助手